好莱坞是非常严格的制片人中心制度。
正常的影视项目,一般是剧情编剧写,拍摄导演来,全程进度跟踪和后期剪辑都是由制片人把控,转交专业团队完成的。
而导演这个职业,往往是最喜欢变动和夹私货的角色。
每一位好莱坞的导演都以拿到完整的后期剪辑权为目标努力着。
拍摄时也整天想着这边动一下,那边改一下。
增加一点自己的特色。
放在国内,是非常正常的事情,艺术家嘛,自然是需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人符号的。
但这的确是好莱坞最不喜欢的地方。
因为这里的分镜头是非常细节的,每个场景每个动作甚至是每句台词,都己经在拍摄计划里标的清晰明了。
根本没有自我发挥的空间。
想要在拍摄计划里变动,那基本都是大导的权力。
后期的剪辑权更是连大导都不一定能每次拿到。
但顾准不会。
己经有自知之明的他,明白自己毫无创意的能力。
导致他只会按着剧本拍的时候,最多把不合理的地方提前勾出来交给制片人和编剧搞定。
他们改,他就改,他们不改,他就接着拍。
至于最后是不是烂片,跟他没关系,反正导演费给足就好。
这种工具人导演在中国,可能就是个坑货。
但在好莱坞,那就是老板们眼中的好员工,一个非常纯粹的顶级打工人。
所以当他想给八大投简历时,第一份给到华纳就被收编了。
毫无竞争体验感的成为了旗下导演库中的一员。
所以虽然没创意,没有成为大导演的资格,但顾准从进入华纳后,每年的行程都排的满满的。
不是独立执导低成本剧组就是跟着大导做执行导演。
甚至是阿凡达都有他的贡献。
一首到顾准西十岁生日那天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