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"新老师都是很好的人。
"一周后,第一批支教老师到了。
让李建国意外的是,带队的是他在师范学院的同窗好友陈明。
"老李!
"陈明给了他一个熊抱,"听说你在这儿当山大王,我特意申请来的!
"李建国哭笑不得:"什么山大王,就是个乡村教师。
"陈明带来的三个年轻教师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,充满朝气。
他们很快和孩子们打成一片,带来了许多新鲜的教学方法。
然而,问题也随之而来。
"李老师,"一天晚上,年轻的女教师小林找到他,"我觉得我们的教学进度是不是太慢了?
按照省里的标准......"李建国放下手中的教案:"你觉得应该加快进度?
""是啊,"小林说,"孩子们都很聪明,完全可以学得更快些。
"李建国沉默了一会:"你知道小芳每天要走多久来上学吗?
"小林愣住了。
"两个小时。
"李建国说,"天不亮就要起床,走山路。
放学后还要帮家里干活。
如果再加作业量,她可能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。
"小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。
第二天,李建国召集所有老师开会。
他拿出一份新的教学计划:"我建议,我们把课程安排得更灵活一些。
比如,早上的课可以晚一点开始,给远路的孩子留出时间。
下午的课可以结合实际生活,教一些实用的知识......"陈明第一个表示赞同:"我觉得很好。
教育不是填鸭,要因地制宜。
"其他老师也纷纷表示支持。
小林红着脸说:"李老师,对不起,我之前太理想化了......"李建国笑了:"没关系,我们都在学习。
"就这样,在新学校建设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