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彭秋刀开始布置针对性战术时,周定国拿着迫击炮,用手做瞄准动作。
此时,对周定国十分佩服的李国林。
忍不住多看了一眼,又忍不住问道,“定国同志,难道你准备打下鹰酱的轰炸机?”
“是呀,试试看,不试试怎么知道能不能成功呢。”
周定国很认真地说道。
一时之间,李国林有着错觉,觉得周定国,是一定可以击落鹰酱的轰炸机。
同时,鹰酱的三架轰炸机,朝着一号阵地飞了过来,不断降低高度。
降低高度,才能炸得准。
在距离战壕还有一百二十米的远时,鹰酱一架轰炸机开始投弹。
根据飞机速度,等巨型炸弹落地,就会刚好落在战壕附近。
所有志愿军战士,一半在坑道,一半在战壕。
在战壕里,尽快缩小暴露在外面的身体面积。
遭受火炮与轰炸机轰炸,会不会受伤,会不会死,真的很靠运气。
事实上,在抗鹰酱战场,志愿军战士,大部分牺牲在鹰酱的火炮攻击与轰炸机攻击下。
尤其是在这种阵地战中,基本上是志愿军战士,一半牺牲在这种炮火攻击,剩下的志愿军战士,再进行顽强阻击。
当然,到了上甘岭战役时期,这种情况好了不少。
志愿军吃了鹰酱炮火大亏,不断挖坑道,打坑道战。
在上甘岭爆发前,双方都很默契地没有进行大规模战斗,开始打冷枪。
这就是冷枪冷炮运动。
志愿军挖了六千多公里长的坑道。
在上甘岭战役中,这些坑道发挥了十分积极作用。
不过上甘岭战役中,鹰酱第八集团军的老范,连续采取欺骗手段,将机动部队频繁调往东边。
使得铁五军判断失误,以为老范想要在东边进行主力决战。
结果老范采取的是声东击西办法,将攻击重点放在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