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    护眼关灯

第235章 (第1页)

就在李承乾头痛之时,亲卫从大殿外走进来禀报道。“太子殿下,苏秘书丞求见。”听到老丈人苏亶过来,李承乾缓缓地抬起头。现在距离诗会也就半个月的时间,苏亶现在过来,应该是要跟他明确诗会的主题以及赛制。李承乾挥了挥手:“请他进来吧。”没过多久,苏亶快步走了进来。“参见太子殿下。”“老夫今日前来,主要想向您汇报诗会的报名情况,以及诗会的规则该如何制定。”按照他一开始的估算,这场诗会顶多只有百来人参加。万万没想到,参加诗会的人数,远远超过他的预期。而且参加诗会的人由一开始的普通士子,变成魏王府文学馆生、弘文馆生和各大书院的高徒。甚至连朝中的大臣,也前来凑热闹。诗会规则的提升,让苏亶变得有些紧张和焦虑,原本设定的流程也感觉很一般。经过一番自我否定,苏亶马不停蹄来东宫找李承乾请教。“坐下来说吧。”李承乾指了指一侧的软垫,随后朝宫女挥了挥手道:“上茶水糕点。”等宫女行礼离开后。李承乾轻声问道:“现在有多少人报名诗会?”“共有9527人报名。”“这么多!”李承乾的表情一愣。好家伙!看来这帮人为了拿巨额的奖赏,也不管有没有诗情,全都过来碰运气。李承乾皱眉道:“没有设置门槛吗?”“如此多人参加诗会,未免有些鱼龙混杂,必须得淘汰九成的人才行!”参加诗会的人太多,并不方便评选,也会拉低诗会的档次。到时候现场乱糟糟,并不方便诗会的进行。苏亶连忙应道:“回殿下,老夫已经设了门槛,并且拒绝了数万名百姓报名。”“这9527人,全都是饱读诗书之人。”接着苏亶把设置的门槛跟李承乾说了一遍,并且还把报名诗会的人员情况也汇报出来。听完后。李承乾沉声说道:“三日后,组织报名诗会的人进行初选,前1000名才能进入最终的比试。”“请秘书监颜师古,黄门侍郎许敬宗,斗酒学士王绩,弘文馆学士马嘉运,弘文馆学士褚亮五人,为诗会的评分人。”别看许敬宗是个私德有缺的佞臣,他的文采非常高。他作的诗对仗工整,文采华丽,是贞观时期较为出名的诗人之一。至于其他四人,都是名扬天下的大儒,而且有不少佳作被百姓们口口相传。“初选?”苏亶的脸色一亮,他欣喜地拱手说道。“殿下大才!”他怎么就没想过把诗会跟科举联系起来,先进行初选淘汰一帮庸才,然后甄选大才进入最终的比试。而且经过轰轰烈烈的初选,百姓们定会热议诗会复赛。他接着询问道:“殿下,请问诗会的复赛,该如何设置?”初赛很容易,把参赛之人召集起来,选一个主题让他们作一首诗,然后让五个评分人进行打分。可复赛的设置,就没那么简单。这里面涉及到上万贯的奖赏,马虎不得!思索片刻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