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    护眼关灯

第245章 (第1页)

终于出结果了!也不知道我能不能晋级!绝大部分士子已经在心里暗暗祈祷,希望老祖宗能保佑他们一次,让他们成功晋级最终的决赛。中年男子看了众人一眼,他抹了一下额头上的密汗,随后大声念道。“恭喜99、165、438、...、9527号晋级!”“其余没有被念到号牌的人,还请退到一侧!”好可惜!就差最后一步了!被淘汰之人羡慕地看了一眼留在原地之人,接着他们摇头叹气地往一侧退去。众人数了一遍,发现坐在原位只有49名士子,他们再次把目光看向帷幔遮盖下的高台。“太子殿下又晋级了!”“也不知道殿下作的是何诗作,真是让人期待!”“大才如此之多,殿下能夺得前十甲的名次么?”他们对其他士子的诗作没有太大期待,唯独对李承乾这个高高在上的太子充满好奇。侍从把晋级人员的号牌核对好,随后快步走去跟中年男子汇报。“铛!”铜锣声响起,最后一轮诗会也开始了。中年男子高声喊道:“第三轮以酒为题,作诗时间为一柱香,现在开始!”“此乃最后一轮作诗,会评选出前十甲。”他再次敲响铜锣后,随后退回到一侧。进入决赛的一众士子,他们听到这个主题后脸色一亮。“果然以酒为题!”“猜对了!”很显然,他们都提前猜测到,最后一轮的题目跟酒有关。毕竟曲香酿酒坊斥重金举办诗会的目的,就是为了把他们的美酒推出去。绝大部分人都提前想好诗词,他们这次没有经过太长时间的思考,直接奋笔疾书。高台上。李世民看到众人这么快就动笔,他转头看了一眼气定神闲的李承乾,随后微笑着说道。“看来不少人都猜到会以酒为题,私下都已经准备好诗词。”“承乾,你可想好合适的诗句?”李承乾微微点了点头。就在这时,颜师古和许敬宗把上一轮晋级的50首诗拿了过来。李世民也没有打乱李承乾的思绪,而是一脸期待地翻看诗卷。“两首《悯农》?”如果不是因为两人的笔迹不同,李世民都严重怀疑这两首,就是出自一人之手。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”“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。”第二首为。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”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?”这两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,可就是这种朴素简单的言语,把大唐百姓那种劳苦的生活描写的活灵活现。这两首诗被评为甲等下,可李世民却认为应该评为甲等中。要不是有李承乾作的那首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,这两首诗和其他的诗词相比,评为甲等上都没有问题。朗朗上口,寓意深远,这就是好诗!李世民又往后翻了十几首诗,这才找到一首让他眼前一亮的诗。“《观刈麦》,这诗名倒是直观。”他的目光下移,只是念前面几句,脸色顿时一变。“田家少闲月,五月人倍忙。”“夜来南风起,小麦覆陇黄。”“...”“今我何功德?曾不事农桑。”“吏禄三百石,岁晏有余粮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