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    护眼关灯

第653章 (第1页)

大唐当年把薛延陀扶持起来,目的是为了让其钳制东突厥。

没想到东突厥被大唐打下来后,薛延陀变成了心腹大患,而且还让大唐吃了一个大亏。

长孙无忌的脸色微动,随后站起来拱手道。

“臣领旨!”

等了这么久,陛下终于要放实权给他!

安排人去离间薛延陀和西突厥,可不是派几个人那么简单,而是需要成了一个专门的临时部门。

这个部门除了获得朝廷给的金银财物外,还有大量人力支持。

等商税寺再运行起来,他执掌的权力便会得到大大提高。

此前陛下已经找他商议,明年朝廷的重大国策之一,便是推行营商和征收商税。

他这个商税卿,可就有施展的空间!

李世民把目光看向侯君集,继续下令道:“侯君集,兵部的目光要放在百济和新罗身上,只要时机合适随时出兵!”

“元正以后要陆续增兵平壤城,寻求新的战机。”

要是大军明年能打下百济和新罗,对他去封禅更加有利。

两年灭三国,这是何等的丰功伟绩!

侯君集拱手道:“臣遵命!”

大军凯旋的时候,太子殿下已经叮嘱留守平壤城的常何,让他留意百济和新罗的动态。

只要战斗决出胜负,他便可马上增兵辽东。

安排好后。

李世民的目光在众人身上划过,他脸上带着一抹期待说道。

“朕决定明年九月去泰山封禅!”

什么!

陛下终于下决心要去泰山封禅!

众大臣脸色一喜,他们纷纷齐声大喊道。

“陛下圣明!”

此行去泰山封禅,可不仅是陛下一人能获得巨大名望,他们这帮贞观朝老臣,一样能获取巨大的名声。

“坐下吧。”

李世民挥了挥手,他微笑着说道。

“朕昨日和太子聊过封禅的问题,朕不希望像汉武帝那样,封一次禅耗费数年的国库积累。”

“太子建议让高句丽的俘虏去修筑泰山和修路,朕此次出行也适当精简人数。”

李世民接着把李承乾提的建议,跟着帮大臣说了一遍。

不过《贞观大事》报刊之事,他并没有说出来。

几个重臣听完后,他们纷纷附和道。

“殿下此建议甚好!”

“陛下体恤民情,真乃圣明之君。”

此行精简封禅的人数,只是没有带太多的侍从、宫女和护卫,核心的文武大臣陛下还是带过去。

李世民微笑着下令道:“房玄龄,封禅的筹备事宜由你全权负责,你可调动三省六部和各州郡的人配合!”

“在元正举行的大朝会到来前,要把封禅的大小事情顶多下来。”

此次封禅,他还要邀请突厥、于阗、波斯、天竺国和吐蕃等国的使节和酋长,让他们一同前往泰山。

如果封禅的事宜决定好,他就可在大朝会上向这帮藩国使臣宣告此决定。

“臣遵旨!”

房玄龄脸色凝重应道。

聊完正事。

李世民沉声问道:“诸位,此战大军惨败,朝廷不可能不追责,你们认为该如何处置崔敦礼、郭嗣本和刘兰三人?”

贞观朝以来以来,大军还从未打过如此败仗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