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    护眼关灯

第60章 福州:三坊七巷、榕树下的世代回响与闵都旧韵 (第1页)

火车驶入福州时,天光破晓,苍白如纸。

我走下站台,背着包,穿过一群步伐匆匆的通勤人群,那些西装与皮鞋、手机与外卖袋,是这座省会城市每天醒来的方式。

但我知道,我不是来赶路的。

我来,是为了倾听这座城躲在钢筋水泥后面,那一口温吞、韵味绵长的老福州语,是为了寻找在榕树根下还未褪色的时光剪影,是为了在这“海防门户、山水重城”里,读一读一个王朝之后、一个时代之下,仍未熄灭的文化灯盏。

一、三坊七巷:砖墙之内的风骨与烟火

我住进南后街边一间小旅社,木窗面东,每天清晨都有鸟叫与鞋步声在青石板路上轻敲。

夜里回到旅社,雨未落,风已凉。

我摊开地图,舟山至福州的海岸线已渐成曲线,从岛屿到码头,从茶山到古巷,这条线并不耀眼,但每一段都带着民间的温度与时代的残响。

我在《地球交响曲》的页脚写下:

“福州,是一座在细节里生长的城。它不抬高音量,却让人忍不住回头再听一遍。《地球交响曲》在此奏响韵律章,不靠鼓点,只靠旧砖、树影与一封不曾投递的家信,唤醒你心里某段沉睡的乡音。”

我收起笔,轻声自语:

“闽都旧韵已奏罢,该往南走了。

那里,是泉州,海上丝路的另一段,是更远之梦的。”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