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    护眼关灯

第135章 昭通:云岭门口、乌江回响与板块之上的静脉之城 (第1页)

从遵义出发,一路西行,穿过赤水河谷,再沿乌蒙山余脉缓缓翻越,直到站在云南的东大门,眼前浮出一片薄雾缭绕的高地——这里是昭通。

这是一座容易被忽视的城市。

在地图上,它是滇东北的交通要道,是云贵川渝四省交界之处,是金沙江、牛栏江、横江三水交汇的古地。可在很多人心中,它既不如大理浪漫,也不似丽江声名显赫,仿佛总处在云南的“缓冲地带”。

可当我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,我发现,昭通并不“缓冲”。它有褶皱、有裂缝、有力量;它是云南的骨头,不是风景的花。

我翻开《地球交响曲》地图,在云贵高原最北段、金沙江转弯口稳稳落笔,写下:

“,昭通已记。

她是破碎之地的缝合线,是云岭高原的起笔点,

是不为谁而醒,也不为谁而退的边地之城。”

下一站,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。

我要跨过金沙江,真正进入彝族的心脏地带,去西昌、去冕宁、去布拖、去大凉山的天火、歌声与岩壁上写下的民族史诗。

我收起笔记,遥望雪山之北,对自己低语:

“高地之后,是高魂——凉山,我来了。”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