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    护眼关灯

第186章 蚌埠:一座桥的命运——通南北、聚百川的江淮之眼 (第1页)

我是吴阿蒙。

从阜阳踏上东行之路,车窗外的麦田渐渐让位于大片的湖泊与湿地。江淮平原在这里稍稍收紧脉络,将水与路、人与货、南与北,悄然汇聚于一座城市。

蚌埠。

一座因为一座桥而兴起,又因一列列火车而通南北的城市。她没有扬州的婉约、也不似南京的厚重,但她是江淮地带最早睁眼看世界的城市之一。

我翻开《地球交响曲》地图,在淮河之滨、龙子湖畔、桥梁交汇的枢纽点郑重落笔:

“。

我摊开《地球交响曲》地图,在淮河之北、铁路交汇、江淮文化折返点郑重落笔:

“,蚌埠已记。

她是一座桥,也是一座湖;

是一列列火车远行的开始,

也是一杯湖水沉淀过往的镜。”

下一站,是淮南。

我要继续向东南行走,进入另一座因矿而兴、因能而立的资源之城。我想看看,能源背后的人们,是怎样让黑色的地下变成生活的光。

我收起地图,听着一列列火车在身后远去。

风从淮河吹来,我轻声说:

“桥已走过,矿将见光——淮南,我来了。”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