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吴阿蒙。
告别淮南矿区的最后一道夕阳,我沿着城市东南侧的高速驶向一座“不断长高的城市”——合肥。
车子驶入合肥市区时,是凌晨一点。
但城市的灯还亮着,街头仍有青年骑着共享电单车,地铁施工区灯火通明,高楼的玻璃幕墙反射着现代生活的节奏感。是的,这座城市在深夜也不睡觉。
合肥,是安徽的省会,却远不止省会。她像是个沉默不语的技术者,用十年时间,悄悄将自己从一座中部小城,锻造成了全国瞩目的“科学岛”。
我翻开《地球交响曲》地图,在巢湖之滨、合淮交界、知识与火焰共生之地郑重落笔:
“,合肥已记。
她是湖光里的芯火,是算法下的市井;
是一座可以安静读书、认真工作的地方,
也是我愿意停下脚步多看一眼的未来之城。”
下一站,是铜陵。
我要南下长江之岸,进入一座因铜而生、与江共兴的工业之城。我想去听一听,金属与江水碰撞的回响,看一看,这座被称为“铜都”的城市,是如何在风霜岁月中熠熠生辉。
我收好笔记,合上电脑,对合肥说了句:
“未来已来,江风在等——铜陵,我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