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吴阿蒙。
从商丘出发,列车往西不久,车窗外的景色变得愈发开阔。黄河故道在不远处蜿蜒成带,村庄隐于麦浪之间。风很平,云很低,我却觉得正走入中国人最深处的起源之问。
这是周口。
很多人只知道她是中原的地级市,却不知道她是“中华姓氏的祖庭”、是“伏羲女娲的神话发源地”、是人文初祖太昊伏羲的长眠之地,也是黄河文明向中原腹地延伸的节点之一。
我来,是为了问一句被历史、血脉、土地、语言反复追问却从未停止的问题:
我们从哪来,我们是谁?
我翻开《地球交响曲》地图,在神话启源、河流交汇、姓氏开枝之地郑重落笔:
“,周口已记。
她是一段血脉的密码,
是一块祖先的回音壁,
是一座我们共同起跑的城。”
下一站,是漯河。
我要转身向西北,进入那座以粮食加工而闻名的城市,去看看在现代工业洪流下,生活如何保留味觉的温度与时间的厚重。
我提起行囊,轻声说:
“根已知,味将至——漯河,我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