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    护眼关灯

第254章 潍坊:风起云扬,纸鸢之上的中国气 (第1页)

我是吴阿蒙。

离开淄博,我继续向东,踏入鲁中平原最辽阔的怀抱。车窗外,田野连成片,风起云动,麦浪翻涌,而那高高挂在蓝天的五彩风筝,已经提前为我揭示了目的地的名字:潍坊。

这是一座被风“定义”的城市,四月放风筝,全年有风情。

可在风筝之外,我更想探一探,这座城市如何以风带魂、以风托人,把传统的韧劲、当下的务实,以及未来的期待,统统扎进一枚小小的纸鸢之中。

一、杨家埠:风筝之乡的骨与翼

清晨,我前往潍坊西南的杨家埠村。

这个村子,因风筝而闻名,却因文化而沉淀。

刚下车,便听到锯木、刷胶、剪纸的声音,走进一间作坊,几位师傅正在赶制一批“硬翅金鱼”风筝,桌上颜料鲜明、竹骨成型。

我坐下与一位姓于的老师傅聊起来。他说自己是,潍坊,记。

她不是轻飘的风筝,

而是有竹骨、有线轴,

飞得高,也落得稳的城市。”

下一站,是烟台。

我要去看那片海,听那里的风是否不同。

风未停,旅程不停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