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    护眼关灯

第146章 各司其职,效率提升 (第1页)

那场意义非凡的“家庭团队分工大会”之后。

张大山一家的日常运作模式,悄然间发生了深刻而又积极的转变。

不再是张大山一个人如同陀螺般,在田间地头、深山老林、棚屋作坊之间连轴转,事无巨细都要亲力亲危。

也不再是王氏和几个大点的孩子,只是被动地接受任务,完成指派的活计。

而是,每一个人,都在这个被称为“家”的集体中,找到了自己明确的位置,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,也拥有了施展才华、证明价值的一方小天地。

“各司其职,各尽其能,互助协作,共谋发展。”

这是张大山在那次会议上,对孩子们提出的十六字“指导方针”。

也是这个家未来一段时间内,所有行动的总纲领。

清晨,当。

更能理解《四书》中的微言大义,并就某些观点与周先生进行深入的探讨。

在家中,他也承担起了“文化教员”的角色。

不仅负责整理父亲那些关于《天工开物》的零散笔记和图谱,使其系统化、条理化。

还会利用晚饭后的时间,给弟弟妹妹们,甚至包括对认字也产生兴趣的铁牛和石头开办“识字扫盲班”,将自己学到的知识,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家人。

至于最小的丫丫和豆子。

也都在各自的领域里,展现着自己的价值。

丫丫对草药的兴趣与日俱增,已经能准确辨认上百种常见的药材,并能协助石头进行精细的分类和炮制。

她还常常会自己跑到山脚田边,采挖一些无毒的草药,学着母亲的样子,给家里人调理一些头疼脑热的小毛病,俨然一个“小药童”。

而豆子,则将他对数字的惊人天赋,发挥到了极致。

他不仅能帮着母亲和小山,准确快速地清点家里的各项物资收支。

甚至还无师自通地,学会了使用张大山为他制作的简易算盘,进行更复杂的加减乘除运算。

他那小脑袋瓜里,仿佛就装着一本活的账簿,任何与数字相关的事情,都休想瞒过他的眼睛。

王氏,则依旧是这个家最温暖、最坚实的后盾。

她统筹着全家人的饮食起居,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。

她严格把控着所有作坊产出的食品(酒、酱)的卫生和质量。

她用自己无私的母爱,关怀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,也支持着丈夫的每一个决定。

而张大山,则终于可以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,稍微解脱出来一些了。

他将更多的精力,投入到了对《天工开物》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对家庭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规划上。

他会定期巡视各个“作坊”和田地,检查进度,指导技术,解决难题。

他也会花更多的时间,与周先生探讨时局,与赵四海商议合作,为这个家拓展更广阔的外部空间。

张家这个以亲情为纽带、以知识为核心的“家庭团队”,在明确的分工和高效的协作下,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合力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