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    护眼关灯

第142章 动机分析二 (第1页)

陆野被自己这个大胆的猜想惊得睡意全无。

铜钱是信号?给特定的人看?

谁会看懂这个?

胡老歪的亲人?他只有一个儿子胡明在外打工,难道是他?可胡明远在千里之外,而且看起来对父亲的事并不上心。

或者是…那个几十年前消失的采药人的后代?回来复仇?

这想法太戏剧化了。

但破案有时候就需要一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。

陆野决定不再纠结于铜钱本身,而是再次回到嫌疑人的动机和行为模式上来。

他尝试启动【心理侧写】功能,尽管精力值已经快见底。

【功能启动…精力点不足…启动困难…】

【强制启动…消耗最后精力点…】

【当前精力点:030。(即将进入强制休息状态)】

【心理侧写基础运行…基于报复动机假设…】

【侧写结果(模糊):】

【1.嫌疑人内心充满长期压抑的愤怒与仇恨,可能源于早年重大创伤或不公。】

【2.对胡老歪的报复行为带有明显的“仪式感”与“惩罚性”,并非单纯夺取生命,更注重精神折磨与象征意义。】

【3.可能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(化学、伪造、策划),但社会地位或许不高,存在感较弱。】

【4.再次强调:深挖胡老歪过往,特别是涉及“秘密”、“耻辱”、“未被追究的过错”。】

侧写结果再次强调了“早年创伤”和“胡老歪的过错”。

看来,突破口还是在胡老歪身上。

必须想办法撬开胡老歪过去的嘴。

可是人已经死了,房子也烧了,还能从哪里入手?

陆野的目光,再次落在那亮紫色的塑料颗粒上。

这是目前最实在的、连接偷鸡案和命案的物证。

它的来源,至关重要。

第二天一早,陆野顶着黑眼圈找到孙建军,把自己的想法说了,重点强调追查亮紫色塑料的来源。

孙建军虽然觉得查这玩意有点大海捞针,但眼下也没更好的方向,便同意再试试。

两人跑遍了西山乡及周边几个镇子所有可能接触到塑料制品的地方:小卖部、文具店、玩具厂边角料处理点、甚至收废品的…

一无所获。这种亮紫色的塑料颗粒太普通了,随处可见。

就在两人快要放弃的时候,陆野突然想起发现塑料颗粒的地方——李家庄的鸡窝旁,和胡老歪石屋外的铜钱上。

为什么是亮紫色?为什么不是其他颜色?凶手对这个颜色有偏爱?还是这个颜色有特殊意义?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架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