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算再度凝结,也会薄弱很多。可辽军依然占了很大的便宜。他们重新掌握了入海口的黄江控制权。大批北地汉儿军被派往雄州,双方打的尸山血海。卢太白没有办法,只得向韩朝先和虎大龙寻求帮助。至于铁锋军,每两个月派舰队去一趟山东,顺便帮他们清理、驱逐一下黄龙江上的辽国水师。已经算帮了雄州军的大忙了。至于派兵直接参与雄州保卫战?卢太白根本不敢奢求。韩朝先和虎大龙也不可能派兵前往。他们在山区四县筹建的炼铁坊,兵工坊规模不小。焦煤炼铁产量大,又不缺人力。所以,火油弹,甚至兵器铁甲都能外卖。至于装备自己的军队?两位主帅直接忽略了。他们都派出军中一半儿的军官去铁城陆军学院了。虽说被打回来几十个。但沈麟的密信也到了。要么能力不行,要么还真有问题。两位主帅都不是心慈手软之辈。能力不行就退役去地方。如今,地方产业搞得红红火火,当个富家翁,远离战争没啥不好。有问题?没说的,随便给个意外就终结了。到了天佑二年的三月份。第一批实训的军官回来了。剩下的人继续去铁城报到。面目一新的实训军官们雷厉风行地开始改造旧军队。没有铁锋军的先进武器不要紧。但可以先从队列,战略战术训练开始。先把常服穿上,精神抖擞总行吧?而雄州之战似乎进入了倒计时。白羊淀终于在冰雪融化之前,被辽国用汉儿军的尸体填平了。雄州水军也死伤惨重,船只全毁。生还的官兵和百姓全部撤入雄州城,打算继续坚守。卢太白却很有信心。全城军民也有信心。因为,辽军并不能合围整个雄州城。最起码,黄龙江上,还有铁锋水军可以随意驰骋。鞑子的水军也好,水师也罢。一见铁锋水军就得往运河里躲避。所以,只要几十万雄州人手里还有一个铜板,就能买到粮食和武器。卢太白当了二十年的雄州总督。雄州周边又是久负盛名的产粮区和北方重要的水陆码头。雄州很有钱,府库充盈。辽军能攻占白羊淀,剿灭雄州水军。无非不过是占着天时和人力罢了。要打城防坚固的雄州,可没那么容易。在山东半岛。辽国大军同样碰到了硬骨头。半岛四府,居住了一半山东路的人口。不缺人,不缺矿,如今好像也不缺钱了。整个冬天,铁城的舰队来过两趟。居然让半岛百姓把不值钱的海鲜买成了肉价钱。什么梭子蟹,海参,大龙虾,各种冻鱼等等。只要没骨头少刺的,铁锋军全都要。大冬天的,也不怕腐烂变质。李广利和登州水军装备的大黄弩越来越多。渐渐拉平了和辽国水师的差距。再加上铁锋水军每两个月耀武扬威的往山东半岛跑一趟。辽军跑远了,他们肯定懒得追。但是,只要在火炮的射程之内。没说的,准保送下海去喂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