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一早,启航报首刊正式发售!
各大报亭、书屋甚至报童,都在第一时间大力宣传起来。
借助于之前天主报立下的赫赫凶名,市民们纷纷慷慨解囊。
只是看遍整张报纸,却只在报纸的背面见到“广告位待租”几行字迹。
一时间,买到报纸的市民们不禁感到有些失望,毕竟没有乐子可以看了。
但好歹也是花了顿早餐钱买的报纸,就算再没意思,也得忍着看完才不算亏。
只是本着这样心情的人,很快就被头版刊登的《雪中悍刀行》吸引住眼球。
一辆大巴车上,司机到站打开车门,招呼道:
“有没有要下车的,有的赶紧下,没有我继续开了!”
话音落下,车厢内噤若寒蝉,并未有一个人回应司机。
司机疑惑的回头看去,却见满车厢的人都在聚精会神的看报纸。
“喂喂喂,到站了,你们到底有没有下车的,不说话我可走了?!”
司机又吆喝了一声,但仍然没有人回应,他狐疑的抓抓头发。
只是没人回应,他也只好发动大巴车,继续向着下一站驶去。
又到了一站,司机停下车,打开车门,又大声招呼了一遍。
然而奇怪的是,那些乘客们仿佛听不到,一门心思沉在报纸上。
时而蹙眉,时而窃笑,时而又啧啧摇头,但就是没有人回应他。
直到又行过一站,终于有人长舒一口气,折叠收起报纸,看向窗外放松眼球。
但紧接着,他瞳孔猛地一缩,惊讶道:“我靠,这他妈看着不像元朗啊?!”
“呵,元朗早过了,这是荃湾!”司机嗤笑一声回道。
“我靠,到站你他妈也不说一声,老子要迟到了啊!”
“呵,我他妈没说吗?”司机翻了个白眼道。
......
港岛嘉业街,明报报社大厦!
董事长办公室内,一位略有些肥庸的老者,眉头微微皱起。
“阿人,为什么近段时间明报销量下降的那么快?”
“尤其是今天,明报销量直线下降两万,真可谓断崖了呀!”
“你是明报现任的总编,专业能力从来不错,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?!”
明报的主编叫胡宗人,年纪与那位老者相仿,文质彬彬,气质还算儒雅。
他扶了扶金丝镜框,长叹一口气道:
“查先生,不只是咱们明报,几乎全香江的报纸销量都在减少。”
“明报得益于读者基数庞大,已经算得上是销量减少最轻的了。”
“像星岛日报和东方日报直接被腰斩,今天仅有一两万的销量!”
听到这话,老者眸内闪过一道诧异神色,这两家报纸可是明报的劲敌啊!
可如今竟然如此不堪,一下子就从对手,滑到了二流媒体的行列。
“嘶——”名为查良镛的老者倒吸一口凉气,正准备开口询问。
胡宗人拉开公文包,取出一份报纸递到他面前,沉声道:
“就是因为这个启航报,根据反馈来的数据,今日启航报日销十万份!”
“十万份?!”查良镛人惊的直接站起来,眼睛仿佛都要瞪出来!